- 小贴士
-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登录入驻号账号
从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看环境新闻故事化报道
2023-12-21 10:23
采访编辑圈
本文以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为研究对象,从选题、视角和叙事结构等方面,探讨环境新闻故事化报道的方法和技巧。
党的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把生态环境的价值上升到文明兴衰的高度。2019年10月22日,宁夏广播电视台在宁夏卫视频道《宁夏新闻联播》栏目播发消息《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中出镜记者深入贺兰山腹地进行实地调查,生动呈现贺兰山现阶段的生态链场景。同时,通过对比两年前尚未进行环境整治的贺兰山影像资料,传递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及共筑美丽新宁夏的美好愿景。该新闻获得了不俗的社会反响,并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作为宁夏优秀的环境新闻作品代表,对环境新闻报道实践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笔者运用叙事理论视角,结合《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案例,探讨环境新闻故事化报道的方式和技巧,以提升环境新闻的趣味性和传播效果,为讲好宁夏的美丽故事建言献策。根据对宁夏主流媒体作品的统计分析,近三年的环境报道的高频词汇为“生态”“环保”“建设”“政府”“治理”等,可见宁夏媒体针对环境新闻报道的选题相对偏“硬”,这本无可厚非,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需要严肃对待。但同时,一些环境新闻报道缺乏贴近性、生动性,脱离群众实际生活,导致传播效果不佳。华尔街日报体的报道方式为“硬新闻软化”提供了思路,即以具体的事例开端再逐渐过渡到严肃话题,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已经得到大量新闻实践的检验,本文不再赘述。除此之外,电影创作领域中主题设计的相关理论也为视听新闻的故事化呈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美国著名的编剧悉德•菲尔德在他撰写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一书中提到,主题要通过人物和动作才能得到戏剧化表现。其中,人物必须要有一个强烈和坚定的戏剧性需求,动作则包括有形的动作或者情绪化的动作。环境新闻中涉及的报道对象以及新闻事实与该理念有较高的适配度,例如消息《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的报道目的是为了反映作为西北重要生态屏障的贺兰山在整治修复前后发生的可喜变化,彰显宁夏对环境综合整治的阶段性成效。按照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该消息的主题通常会被设置为“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成绩斐然”。但是,它的实际主题最终被定为“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标题一下子就变得生动有戏剧性了,让观众不禁好奇“有哪些动物回来了?它们回来之后的生存状态怎么样?究竟采用了什么方法达到这么好的环境治理效果?”。这些“悬念”的产生和戏剧性主题设计方式不无关系。主题中的主角为“野生动物”,动作为“重回家园”这一有形动作,同时主题中也明确了“野生动物”的需求即追寻适应的生存环境,需求是否被满足以及如何被满足等构成了戏剧冲突点。因为该戏剧性主题的确定,使得整个报道的故事感得到提升,观众从认识贺兰山各种野生动物,到好奇为何以前它们从贺兰山隐去踪迹,如今又为何频现身影?一步步使新闻要传递的主题在观众的主动探索中得以传达。叙事视角是指观察、讲述事物或故事的角度。经典叙事学奠基人热拉尔•热奈特将叙事视角总结为三种类型:外聚焦(外视角)、内聚焦(内视角)、无聚焦(上帝视角)。新闻报道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外聚焦自带旁观者客观冷静的纪实感,无聚焦的叙事方式有不易被观众察觉具体指向的叙事者,因而在常规的新闻叙事中最常使用的叙事角度为“外聚焦”、“无聚焦”。但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上帝视角和所谓的旁观者视角,也在表达着“无形的意见”。所以,在保证新闻事实真实的前提下,代表某一叙事者角度的内聚焦叙事也不应被新闻报道排除在外。热奈特提出的三种不同的叙事角度在故事化建构实践中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无聚焦以其上帝视角更易全方位、多维度展现新闻故事环境、背景和事件的整体进展,有利于观众快速进入叙述者构筑的场景、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新闻信息;内聚焦则是借助故事中某一人物的意识感知,叙述其体验的世界,由于视角为事件参与人或者当事人的所见所闻,因而有利于提升故事叙事的真实感;外聚焦是以旁观者的观察再现故事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进展,可以有效地限制信息流动,制造故事的不确定性和悬念。一般情况下,环境新闻通常采用外聚焦视角组织报道,这有利于客观阐述新闻事实,但也易导致受众与新闻的距离感,可以适当使用其他叙事视角。在消息《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中,用外聚焦视角讲故事的方式开始,介绍了新闻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背景,让观众融入所述故事的情境中去。然后,再以记者亲历的内聚焦视角深入贺兰山腹地,让观众跟随记者的眼睛和脚步探索未知、发现惊喜,使观众产生较强的代入感和参与感,这大大增强了消息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最后,消息的中间过渡部分以“外聚焦”解说词的方式串联记者的足迹,完成时空的转换,“旁白”解说保证了故事的节奏明快、不拖沓。在这则消息中,上述两种视角的选择和应用恰到好处。柏拉图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度的故事化表述有利于吸引观众注意力,扩大新闻的传播力度。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即事件的安排,这种安排是对故事结构本身的建构。英国作家福斯特则认为“情节”与“故事”都是“关于多个事件的叙述”,但情节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引导观众了解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故事结构,拥有多年新闻实践和教学经验的美国作家杰克•哈特在其《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一书中阐述了叙事弧线理论,为新闻事件故事化提供了可行思路。杰克•哈特指出叙事弧线在任何一篇完整的故事中都会经历五个阶段:阐述、上升动作、危机、高潮(困境得到解决)、下降动作(结局)。第一,阐述环节,针对事件发生的前提或者相关背景等基本事实做必要的介绍,同时还可通过控制信息流等方式制造悬念,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往往应用于消息的导语部分。《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的导语是通过主持人播报的:“贺兰山是中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2017年5月开始,宁夏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169家矿山企业全部关停退出,进行综合整治,打响‘贺兰山保卫战’。”这段导语简略地交代了新闻事件的背景,接下来,消息的开头部分又提到“头鑫煤矿整治修复区位于石嘴山市石炭井贺兰山腹地……记者发现了岩羊的踪迹。”,引发观众的好奇心,驱使观众继续观看,整段叙述简洁有力、设计巧妙。第二,上升动作环节,有助于增强故事张力,涉及情节、 悬疑、意图起伏等元素。通常处理方式为沿故事主线,展现人物面临的真实情况或得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的小困境。《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中,新闻报道沿着记者的足迹展现了故事的“主人公”岩羊、石鸡等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以及贺兰山生态治理改变了原来的糟糕状态。同时,通过直观的野生动物画面辅之以生动有趣的解说:“它们正在渣土坡的草丛中觅食嬉戏,但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天敌正在暗处盯着它们。”此段话作为串联,巧妙地为更大“危机”的到来埋下伏笔,提升了观众的观看兴趣。第三,危机环节,这是新闻故事化叙事弧线的尖峰,可以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巧妙地引用或设计危机情节,以突出故事的紧张感。这个环节通常是新闻事件冲突感最强、最能牵引观众内心的部分。《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就在这个部分引出一个正在进行整治修复的硅石矿场,它的治理情况、治理办法、治理成效等都是观众最关心的内容。第四,高潮环节,这是危机得以解决的部分,通常是由故事人物(包括个人、机构、组织等)通过自身努力解决故事矛盾和困难,最终结果可以是获得成功,也可以是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在这个部分讲述了宁夏出台的《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作方案》,是解决贺兰山生态环境问题、建立该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有效方法,将新闻最有价值的部分以最引人注目的方式推出。第五,下降动作环节,也是故事的结尾部分。在这一阶段,新闻报道需要交代整个新闻事件的结果和事件关键人物的情况,必要时做相应的新闻评论,升华新闻主题和意义。《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以对宁夏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显理的采访内容“如果我们长期保持这种态势……那么以后我们贺兰山的生态环境会变得更好,而且它会成为咱们国家,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一个典范。”作为报道的结尾,高度肯定了所报道新闻事实的社会价值,使创建绿色生态环境的主题得以升华。“一切戏剧都是冲突”。冲突是故事的核心,没有冲突的故事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悉德•菲尔德认为戏剧的冲突来源于人物的需求,克服种种障碍获取需求满足的过程就是冲突产生和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进一步促成故事的起伏发展。环境新闻中隐藏着各种冲突元素——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产生的冲突、环境保护执法产生的冲突以及环境整治遇到难题产生的冲突等,挖掘新闻本身蕴含的矛盾冲突点,提炼新闻事实中有关冲突、斗争、克服困难的元素,进而使新闻故事跌宕起伏。《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 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抓住的冲突点是野生动物生存需求与恶劣环境所产生的矛盾,由此产生冲突、斗争、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新闻讲述的主要内容——描述贺兰山环境整治前环境恶劣的情况,说明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的方法是有效的,展示了整治后的贺兰山生机盎然的景象。由于题材所限,环境新闻报道往往较为严肃,不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有必要对其做适度的故事化处理,以提升环境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新闻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身的新闻故事化表述能力、学习有效的叙事方法和技巧,以适应新时代的新闻传播要求。(作者单位:冯林林,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张洪明,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本文刊登于《新闻世界》2023年第10期,本号转载时有删节
来源:采访编辑圈
责编:郭诚芝
二审:何 琴
三审:梁 睿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