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洪涝灾害之病媒生物防制方法

©原创 2024-07-11 10:19  阅读:701 

洪水可造成水源和饮用水设施破坏,食物来源和加工、储藏条件改变,灾区的粪便、垃圾以及畜禽尸体污染范围扩大,加之各种生物和宿主动物的栖息地的改变,灾区病媒生物种群和数量都可能明显增加,导致相关的传染病可能也会相应增加,在此介绍常见的六种病媒生物防制方法。

一、蝇 类

1、生活习性

蝇类喜欢停留在有食物或粪便地方,如厨房、厕所、粪池、垃圾堆、牛马猪舍及草地等,另外寄生蝇喜欢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2、传播疾病

通过爬行觅食,而且有边吃边拉边吐的习性,是人类疾病病原体重要机械性传播者,如痢疾、伤寒、肠炎等,还可以通过食入或伤口寄生引起蝇蛆病。

3、蝇类防治

①关键是控制孳生场所,环境治理如改厕、禁止使用生肥、垃圾日产日清或焚烧,加强易孳生苍蝇行业的卫生管理等;物理灭蝇蛆如水淹、打捞法及高温封肥法;使用化学药物灭蝇。

②防蝇措施:纱窗、纱罩、纱门、胶帘及风幕机等。

③灭成蝇:物理防制(捕打、灭蝇灯、电动捕蝇器、捕蝇笼、沾蝇纸)、化学防制(毒饵、毒蝇绳、滞留喷洒剂、药物速效灭蝇)

二、蟑 螂

1、生活习性

繁殖速度快、数量多;食性杂,“食谱”广泛;栖息范围广泛,适应能力极强;蟑螂体形扁平,可通过墙洞和门窗缝隙扩散;卵荚不易被发现,目前无药物可以杀灭;蟑螂为夜行虫,夜出觅食,白天则藏匿于各处缝隙中。

2、传播疾病

蟑螂可携带多种致病细菌,如痢疾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炭疽以及结核等病的细菌;可携带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蛲虫、鞭虫、痢疾阿米巴等;可携带的真菌和病毒,如黄曲霉菌 、青霉菌、肝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以及使人产生过敏反应。

3、蟑螂综合防制方法

①环境防制

检查进来的货物,尽可能阻止蟑螂从外界侵入到居室;

搞好室内卫生,避免蟑螂接触到食物和水;

清除蟑螂赖以孳生的室内栖息条件:

封六缝 :对墙壁、地板、门框、窗台(框)、水池和下水道等处的孔洞和缝隙应用油灰、水泥和其它材料加以堵塞封闭。

堵三眼 :堵塞沟缝孔隙。尤其要注意堵塞水管、煤气管道、暖气管等管道通过的孔眼。

推广“八查”方法:一查桌、二查柜、三查椅、四查口(下水道口)、五查池(洗涤池)、六查案(厨房案板)、七查缝、八查堆(杂物堆)。

②物理防制

粘捕:将粘蟑纸板放在蟑螂经常活动的地方,蟑螂爬入即被粘住,无法逃脱。

烫杀:用开水直接浇灌各处的缝洞和角落,烫杀隐藏在其中的蟑螂。

③化学防制

熏蒸技术,毒饵、胶饵,粉剂,喷洒剂

三、蚊 虫



1、生活习性

蚊虫的卵在水中孵化,幼虫和蛹都在水中生活,成虫则在陆上生活。雌蚊吸血,同时由口腔中的唾液腺向伤口处不断注射唾液。蚊子的唾液不断含有抗凝血和麻醉成分,同时如果蚊子体内携带着疟原虫、登革热病毒之类的蚊媒病原体,那病原体也会随着唾液悄无声息地混入宿主体内。

2、传播疾病

我国发现的蚊媒传染病主要有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脑炎、登革热、基孔肯亚病、裂谷热、黄热病、寨卡病等。

3、蚊类防治

①环境改造

清除和破坏孳生点:排除积水(翻缸倒罐、清除废弃器具、加强轮胎的管理)、填塞(填平竹洞树洞、填平洼坑);

排水:处理排污河,清理污泥,硬化河底;

隔离和封闭孳生场所:加防蚊匣、容器加盖。

②环境处理

水位波动(水库或饮水和灌溉系统)、间歇灌溉(稻田)

③化学杀虫剂杀灭幼虫、成虫

④物理措施:安装纱门、纱窗,穿长衣长裤,室外工作人员可以在暴露部位涂含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的驱避剂或花露水等。

四、鼠 类



1、生活习性

鼠类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快速繁衍并爱各种环境中生存下来。同时鼠类善于打洞,常在地面、墙体或其他隐蔽处构筑复杂的洞穴系统。

2、传播疾病

鼠类作为人畜共患病的主要媒介之一,可以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出血热等。

3、鼠类防治

①环境治理

彻底搞好室内和环境卫生,尽量用防鼠容器存粮;检查到新的鼠洞,立即灭鼠并严密堵洞。

②多用器械灭鼠,如鼠笼鼠夹,洪涝灾害期间,鼠洞较浅,可用水或泥浆封洞。

③尽可能使用高效、安全的灭鼠药,如敌鼠钠盐、杀鼠迷、氯敌鼠或大隆、杀它仗,使用前要确保人畜安全。

五、蚤 类



1、生活习性

跳蚤主要通过寄居哺乳动物并以吸血为生,靠二氧化碳和温度,震动来确定目标。不好抓,跑得快,跳半米高。喜欢在阴冷潮湿的地方繁殖,繁殖数量多且迅速。

2、传播疾病

被跳蚤叮咬后,会造成局部组织变态反应,引起皮肤红肿瘙痒、过敏性皮炎等;同时跳蚤携带病原体,可引起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或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

3、蚤类防治

①环境治理

改变室内内外环境,使之不利于藻类孳生。如宠物经常用灭蚤洗涤剂洗浴,定期做杀虫处理,家中经常洗涤被褥,加强室内日晒通风、保持干燥。防鼠、野猫等进入室内,清扫房间或用吸尘器吸尘处理。

②个人防护

灭蚤人员要穿长袖上衣和长裤、裤脚袖口扎紧,上衣塞入裤腰并用皮带扎紧,裸露皮肤涂擦含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的驱避剂或花露水。

③化学防制:如氯菊酯、氯氰菊酯(奋斗呐)、溴氰菊酯(凯素灵)、氯氟氰菊酯等。

六、蜱 类




1、生活习性

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喜欢寄生在皮肤较薄、不易被骚动的部位,如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腹股沟周围等。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蜱的幼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吸血量很大,饱血后可胀大几倍、几十倍,甚至100多倍。

2、传播疾病

被蜱虫吸血后,可造成贫血、消瘦、发育不良,叮咬部位痛痒、不安、发炎;同时跳蚤携带病原体,可引起森林脑炎、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Q热、无形体病等。

3、蜱类防治

①环境处理

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可有效预防蜱类孳生。

②家畜、家禽的处理

发现家畜、家禽携带蜱类,可用镊子取下后焚烧。蜱类较多时,可喷洒马拉硫磷、毒死蜱等杀虫剂,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蜱。宠物要经常检查是否有蜱类附着。

③个人防护

进入草地或丛林要穿五紧服(颈、手、脚),裸露部位可涂含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的驱避剂或花露水。从草地、丛林、茶林回来后或者中间休息时,要脱衣检查,及时除掉侵袭的蜱。

若有蜱虫已钻咬入皮肤,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也不要用火烧蜱虫的屁股,蜱虫没有痛觉神经,轻微灼烧,它不会出来。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镊子尖尽量靠近皮肤,然后紧紧夹住蜱头部或靠近头部的地方,垂直向上缓慢用力,不要扭转或猛拉),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然后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处理伤口,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在叮咬后的2周内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期间如出现发热、乏力、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修水县疾控中心

责编:周   保

审核:金三红

监制:罗正兵


2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