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年来,修水报发表了卢曙光十多篇有关本土历史题材的记叙文,作品虽然短小,却题材新颖,故事性强,信息量大,且文笔流畅,越来越引人注目。谈到历史记叙文,人们不免有些生疏,因为这类表现民族传统的记叙文已被边缘化,且日趋式微。卢曙光能在这时搜寻历史记忆,创作出长人见识、催人奋进、教人牢记民族优良传统的作品,确实难能可贵。修水报不惜版面使其作品得以一一面世,也值得为之点赞。
读卢曙光的这些作品,湮没的历史记忆在字里行间复活,尘封的传奇往事,在眼前脑海浮现。这些记叙文通过不同侧面,真实反映了自北宋以来修水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记叙了多起历史事件始末,刻画了多个历史变迁中的修水人形象,还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为改变自己命运所作的抗争,勾勒出千年古邑远去的身影。由此可说,卢曙光的历史记叙文,有着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读这些作品,我感到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它的真实性和厚重感。众所周知,历史记叙文是一种并非虚构文本,它对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有极高的要求。否则,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就失去了前提。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到卢曙光恪守了这一原则,本着严谨的态度,深入生活深入实际,通过调查和考证,掌握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素材,保证了作品内容的真实。《修水人民唾骂汪精卫陈璧君塑像》一文,从民众唾骂汪、陈卖国贼说起,列举了一条条史料信息,真实再现了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修水人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全民抗日的坚强决心,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写作此文,尤其显得意义非凡。
我特别喜欢《几番磨折成真我》一文,读后勾起了对学生时代一连串回忆。文中所写的晏继平,是我六十五年前在修水联合中学的老师,引发了我对晏老师的思念。文章虽短,晏老师的形象刻画得很真实,突出了他满腹才华,德高望重,而又坎坷曲折的人生。同时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上世纪一个时期,优秀知识分子群体同时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也借此昭示了“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的人文景观。
卢曙光这些作品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在突出历史记叙文的真实性和厚重感的前提下,大胆的以“史”的意识,“文”的遐想,开辟了写作历史记叙文的新天地。这一点在选材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旧时闻说徐师川》写的是宋朝诗人徐俯,以苏黄为师,终成江西诗派重要诗人,文章旁征博引,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有益线索。《濂山书院山长卢以恕》,写他淡泊名利,忧国忧民,推行新式教育,领先学习现代科学,文章内容详实,形象生动。《老袁家的故事》,写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个袁姓屠夫从奉新逃难到修水,此人心志高,能吃苦,没过几年就开起了糖铺金铺,还倒腾茶叶往上海。写的是老袁家,却再现了岭背人移民修水的那段史实,是近代修水最大一次人口迁徏的缩影,表现了岭背人聪明能干,艰苦奋斗的创业历史。《普济堂往事》写的是杨姓小药商,从樟树来到修水,先在黄土岭摆摊卖药,后开起普济堂药号,又与以行医作掩护的中共地下党员杨抱爱关系密切,并在其影响下兼营西药,开西医之风气。从这里可以看到,卢曙光创作题材丰富多样,记载的视野神奇多变。而特别要提到的是《东坡问渡武河边》,不仅文笔优美,考证严谨,有治史之风格,还丰富了修水的人文。
还有一个特点是,作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记叙文重于历史事件和人物记叙的局限。有的作品写的虽是历史素材,但表现的却是人性和情感,在对历史的叙述中,恰到好处的融入情感元素,把史和情紧密地结合,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抗日战友情》是其中的代表作,胡承玉、罗坤山这对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友,他们解放前投身革命,建国后忘我工作,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结下的战斗友谊,无不闪耀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光辉,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感人至深。《黄蜚秋和他的姐姐》文中,姐姐为了支持弟弟从事京剧表演艺术,在自己有三个孩子情况下,毅然将弟弟三个孩子接来由自己抚养,一家八口全靠丈夫微薄工资度日,姐弟之情跃然纸上。文章没有对一代京剧名家黄蜚秋的艺术成就作过多介绍,而是通过他的成长环境,揭示修水这块沃土的人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