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地评线】江右时评:让技能人才站稳时代“C位”

2020-12-14 15:02  阅读:1142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技能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先行者,是创新创造的先锋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国梦伟大实践征程中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智慧与汗水,我们要不断完善技能人才成长体系、提升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创造动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技能人才站稳时代“C位”。

技能工人是镶嵌在制造业各个环节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一锤接着一锤敲,推进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从在金属上进行雕刻艺术的胡胜,到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负责人的崔蕴,从永远追求极致的深海匠人周皓,到纤毫毕现传续经典的郑春辉,从给飞机“心脏”做手术的孙红梅,到巧技妙法化危机的桥吊司机竺士杰。他们来自国防军工、装备制造、交通运输、传统工艺等多个行业领域,是杰出的高技能人才的代表,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是新时代的实干家。当下,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世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需求,形成了历史交汇,市场对于高技能人才求贤若渴。技能人才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让优秀的技能人才得到认可和尊重,培育更多新时代“大国工匠”,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需求牵引供给,技能人才增量需要“对症下药”。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据统计,我国目前技术工人有1.65亿人,约占总就业人口21%,而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万人,仅占就业人口的6%。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尤其在装备制造、能源资源、生物医药、育婴养老等行业领域存在着明显技能人才缺口。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从一个初级工成长到高级工最快需要十几年时间,没有强大的信念和毅力很难坚持下来。要提高技能人才“储量”,需要“对症下药”,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促学,通过校企合作、训教结合、入岗实践等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丰富企业与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之间的对接合作,搭建企业、学校、人才互通立交桥,从而精准为行业企业培养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精神决定行动,技能人才提质需要“革故鼎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道酬勤、天道酬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只要坚持精益、勤勉,都可以成为无愧于时代的技能人才、大国工匠。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社会观念需要“革故鼎新”,一方面,要破除技能人才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树立“技工也是人才”的鲜明导向,尊重技能工人工作成果和价值,从职业收入、社会地位、成长机制等多方面给予社会支持,提升社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减轻技能人才从业就业创业“思想压力”,为技能人才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优秀技能人才培养出来了,却留不住,导致技术传承出现断层。我们要为技能人才长远发展“夯基施肥”,完善技能人才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体制机制,让技能人才真正干得踏实,心无旁骛的钻研技能技术。

压力激发动力,技能人才培优需要“千锤百炼”。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从企业层面来说,发挥技能人才培养、评估、使用、激励的主体作用,建立动态考核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让高技能人才享受高待遇、高地位,推进企业更好发展。从政府层面来说,技能人才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命脉。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变压力为动力,搭建从生产一线到应用终端的创新链条,激励高知识水准、高技能水准、高技术素质的工人向科技难题攻关、向“卡脖子”技术突破,为国出力、为国争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更多高质量技能人才,我们要为技能人才建平台、提地位、激动力,让技能人才发光出彩,让中国制造业名片更加闪亮。

徐桂勇

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