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
全南是原中央苏区的南方前线和留守苏区坚持斗争的核心区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过战斗足迹。
让我们一起重走全南的红色之路了解代代相传的红色故事
01
全南县第一党小组成立旧址
▲全南县第一党小组成立旧址全南县第一党小组成立旧址位于赣州市全南县社迳乡大曾屋村永新围。1928年8月广东南雄农民暴动遭到镇压后,中共南雄县委书记曾昭秀、县委委员曾昭慈(曾碧漪)、曾昭恩、曾纪阳、曾海仔、曾黑古等一行7人,转移到全南县社迳乡大曾屋村隐蔽,他们利用宗族姓氏作掩护站稳脚跟后,秘密向当地群众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革命道理,号召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经过半年多的宣传发动,曾祖生、曾井生和私塾教员曾盛华等一批积极份子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8月,在大曾屋村永新围成立了全南县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大曾屋村小组,曾祖生任党小组组长,党小组直接隶属中共南雄县委领导。旧址永新围是建于清代中期的客家围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前后对角各设有个炮楼,总进深28米、面阔为24米,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曾做过粮站、区政府、办事处、学校等。2015年已立项进行修缮。2016年11月,被列为全南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02
全南县革命烈士陵园
▲全南县革命烈士陵园
全南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梅子山公园北侧山顶。
1953年,县政府于县城梅子山北侧山顶兴建一座直径2.4米的拱圆形的革命烈士公墓,把原分别在县城、陂头、墩头3处的烈士公墓迁移合葬于此。墓内安放有已查明的34位烈士忠骸。墓碑书“革命烈士之墓”。
1978年8月,为纪念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革命战争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在烈士墓前修建纪念碑。纪念碑高11米,正方柱形。正面为仿毛泽东手迹“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为仿周恩来手迹“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左右侧为毛泽东、朱德题词。
2015年9月,县委、县政府将此地扩建为革命烈士陵园,占地8600平方米。由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公墓、革命烈士墙、纪念广场组成。从梅子山山脚到陵园有346级台阶,陵园四周苍松翠柏、庄严肃穆。该处2004年12月被中共赣州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7月被列为全南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3
龙下火炬亭
▲红四军召开群众会议旧址龙下火炬亭位于赣州市全南县龙下乡上湖村。为了打破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军部特务营、教导营共3600余人,在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军(部)士兵委员会主任陈毅的率领下,从茨坪、小行洲等地向赣南出击。26日晨进入信丰境内,午后,红四军在罗塘棉毛坳隘口突破堵截后,从西水叶屋东渡桃江,分别在崇仙羊牯坝、岭背坑一带集结休息并开展宣传。27日晨,红四军从信丰县崇仙乡进入全南县龙下乡,中午时分,部队在上湖村做午餐、稍事休整。期间,红四军在驻地组织召开了群众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号召穷苦大众团结起来闹革命,争取翻身解放。此次群众大会为推动全南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9年,全南县革命委员会在此兴建火炬亭。火炬亭系砖混结构,高约6米,亭呈五角形,每角立有一根水泥圆柱支撑,亭顶筑有火炬,五角攒尖,亭正面建有五级台阶,整个建筑占地面积49平方米。2004年12月,被列为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7月,被列为全南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
我县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资源
在全县掀起党史学习热潮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追寻红色记忆 倾听历史回响
参观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3月15日,在陂头镇潭口村杨梅石三南游击队整训旧址,陂头镇组织党员干部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99岁的何应顺,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复员军人,在现场,他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参加革命的历程以及抗美援朝时期我们党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展现的巨大勇气。感人的红色故事,让在场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了百年大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历史。
学习党史,是一场唤醒红色基因、赓续光荣传统的精神磨砺。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县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并结合全南实际,研究制定下发实施方案,为党员干部发放学习书籍,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学习热潮,让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铸就信仰之魂。
同时,我县举办红色讲堂,开展“主题党日讲党史”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举办读书班、研讨会,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发微党课,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让更多群众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先烈的精神洗礼。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春暖花开少年归。3月1日,县第二小学的同学们迎来了2021年开学第一课,该校组织学生来到滨江公园红色教育基地,现场聆听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老师通过分享党史小知识,讲解党的光辉历程,教育全体同学要铭记党恩,树立远大理想。
在革命烈士雕塑前,孩子们凝神静思,缅怀革命先烈,追忆他们的丰功伟绩;在一行行文字简介里读懂前辈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
“1921年7月,南湖畔的一艘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该校教师何光兰深情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学习党史,让我明白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我们今后必须努力学习,以史为鉴,练强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该校学生叶子林说。
在全南中学,为讲好“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第一课,授课老师精心备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党史,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内涵,提升学生对党的感恩之情。
据了解,为激发青少年学习党史的热情,我县积极构建了“课程+读本+基地+活动+宣讲”五位一体党史学习教育体系,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红色经典诵读、“我心向党,快乐成长”主题演讲、征文等贴近青少年特点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汲取红色力量,坚定红色信念,传承红色精神。
百年党史进社区 为民解困办实事
生动的红色故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吸引了众多社区群众前来聆听,这是县城市社区党工委开展党史教育进社区的感人一幕。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城市社区党工委还积极组织社区党员、群众观看红色党史电影,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难历程,重温光辉党史。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看到党发展的艰辛、发展的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立足自己的岗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推动社区服务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社区党员们纷纷表示。
“我们住的二、三单元化粪池堵塞、排污管泄漏,污水横流,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家住龙泉商住楼的李先生反映。
接到李先生的来电后,县城市社区立即与城管局、网格单位一同现场察看,当晚拿出解决措施,由于工程量较大,便组织居民集资维修,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生活的难事。
民生问题大如天。县城市社区党工委积极开展“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模式,扎实推行“五声”工作法,所辖各社区切实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谈有“笑声”、走有“送声”、事有“回声”的暖心服务,积极办理群众反映诉求,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全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