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发生大火,造成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
成百上千的民众聚集在大桥上及塞纳河岸,目睹这悲伤的一幕,许多人流下热泪。有巴黎市民说:“今天是所有巴黎人伤心的一天,我们祈祷巴黎圣母院大火尽早熄灭。”
目击者称,有火焰从这座哥特式大教堂的顶部喷出,钟楼及教堂两侧建筑物外牆被火焰包围。目前仍不清楚火灾原因,不过官员表示火灾有可能与正在进行的教堂修复工程有关。
卡西莫多失去了心爱的艾丝美拉达,也失去了钟楼……
无论是此次的巴黎圣母院,还是此前巴西国家博物院,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遭遇火灾,总是令人扼腕叹息。
而我国古代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一旦起火,势必瞬间蔓延而造成无可逆转的破坏。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对于防火是十分重视的。
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
是我国至今发现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最早有据可察的防火分隔技术措施是涂泥抹灰,我国关于涂泥抹灰的正式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九年》:“火所未至,撤小屋,涂大屋”,在火灾未形成之前,把易燃的小屋拆除,将那些大型建筑涂上泥巴。
比文字记载更早的是在甘肃发现的秦安大地湾古建筑遗址的代表性建筑“F901”,在其建筑的结构中,大量采取木骨泥墙和草泥包皮的建筑方法,来增加建筑物耐火强度。
同时,考古专家还发现,在“F901”建筑的木质门框上面有类似现代水泥性质的“胶结材料”形成的硬质光面,该“胶结材料”主要功能是防火,可能是人类建筑史上最早使用的防火涂料。
墙体防火是我国古代一直延续的防火技术。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对建筑防火有专门规定的尺寸标准。紫禁城内銮仪卫仓库,主要是保存皇帝、皇后的銮驾仪仗,每隔7间就空出一间,用三合土填实,直至房顶,形成一堵5米厚的隔火墙。
根据《营造法式》所建造的“望火楼”,则可以称之为宋朝的“消防站”。它是一座建造在立柱上的方形二层楼,要建在全城的高处。“楼”是建在立柱之上。根据《营造法式》规定,望火楼必须要有9.30米以上的高度。士兵站在建在高处的望火楼上,瞭望全城,一览无余。
“消防队员”在望火楼里日夜“值班”,若发生火灾,白天就用旗帜发出扑救信号,朝天门内挥指三次旗,朝天门外挥指两次旗,城外挥指一次旗,夜间用灯光发出扑救信号。
我国的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在建筑稠密,密度较大的北京紫禁城建筑群中,为了避免火灾到来后火势蔓延之弊,在营造中,不但各殿院内的连廓被逐渐取消,同时作为生活区域人口高密度集中的东西六宫,山墙作为防火隔断的作用日益显著与重要。因而将原先悬山顶的挑山尺度减小至仅为山墙厚度,搏风板贴于山墙面上;或再贴以镶嵌木构架图案的琉璃的做法,使得山面所用均为防火材料,能较好地起到隔绝火势蔓延的作用。
此外,据《宋史·赵善俊传》中记载,“适南市火, 善俊亟往视事,弛竹木税,发粟振民,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 多个建筑群之间会设置一些又深又窄的小巷,称之为“火巷”或者“备弄”。南宋所创的火巷宽而笔直,巷两边还带有排水的明沟,使街对面的火势不至于蔓延过来。
除了实打实的防火设施之外,许多建筑在设计上有着“防火”的寓意。这些设计元素可能对防火没有多大用处,但作为一种建筑符号,仍反映了当时朴素的防火观念,也时刻提示着人们:注意防火。
“鸱吻”是在我国的许多古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饰物。初作鸱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又称“龙吻”。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能避火灾。
故宫太和殿屋脊上有着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狎鱼、斗牛都是能兴云作雨的神兽。形象设于房屋之上,也有着避火的寓意。
而在建筑内部,一些殿堂、楼阁内天花板的正中,有像倒扣的斗或平底碗似的,在交错重迭的长短梁椽之上,构成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凹面,并在它的平面和边框上,精雕细镂,或彩绘着各式图案花纹,其中又多系藻类的形象,这就是“藻井”。
太和殿·藻井
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佑建筑物的安全。
古代许多藏书阁,也会取带“水”的字,以求防火之意。杭州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
据说,范钦有一天看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句,从中得到启发,决定按照这句话的含义建造藏书楼——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将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
当乾隆皇帝修建《四库全书》的藏书楼时,仿照的就是天一阁的建筑布局。七座藏书楼中有六座名字里带水,分别是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澜阁、文汇阁——只有建在镇江的文宗阁没“水”,这是因为文宗阁建在金山上,近江,不缺水。
文渊阁
对于火灾,最重要的仍是“防患于未然”。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我们对于韩非子的这句话的前半句可谓非常熟悉,而后半句中的“熛”,即迸飞的火星,意思是“房子再大,从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星能将其烧毁。”虽然韩非子是借防火的道理,而喻做人做事的态度,却透露出了先秦人对防火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据《周礼·天官》记载,当年掌管宫内用火安全的“宫正”,“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即在每年易发火灾的春秋两季,宫正要摇动木铎,提醒大家严防火患。而我们熟知的打更人,也往往会喊出那句在古装剧中听到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东汉荀悦《申鉴·杂言》强调把灾难扼杀在萌芽状态:“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虽然并未直接说这是避免火灾、减少损失的三种措施,但很显然是符合防火的要求的。
2015年巍山古城火灾
“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沿袭至今,我国许多文物古建筑群多采用纯木、砖木、土木等结构建造,可燃构件多,耐火等级低,加之这些古建筑的表层涂有大量的油漆涂料,极易发生火灾。
保国寺,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此外,大部分文物古建筑建筑密度大、防火间距小,外观封闭,一旦发生火灾,若扑救不及时,容易造成建筑坍塌,形成火烧连营之势。加之目前多数文物古建筑被作为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做好预防是保护古建筑的重中之重。
文物古建筑单位应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用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古建筑内部工作人员和游客的消防安全行为。
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一是管好动态火源。在文物古建筑内不得吸烟,未经批准不得动用明火作业。不管是内部人员,还是外部游客,吸烟后不得乱丢烟头。二是管好生活用火。以故宫为例,前任院长单霁翔发起了禁烟,厨房的煤气灶都改成了电热锅。
故宫举行消防演练
严格电源管理。文物古建筑不准安装大功率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电视机、计算机、空调器等电器具使用后应及时关闭或切断电源,不得乱拉乱接电线,更不可超负荷用电。故宫在照明方面选用的是LED冷光源,一方面减少光照对文物的损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温度。
在文物古建筑范围内,禁止堆放柴草、木材等可燃物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山西应县木塔
和平时期,火灾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将其避免。如何尽最大努力保护古建筑和文物不因人为疏漏而毁之一炬,巴黎圣母院大火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